对于大部分像小财一样的上班族来说,发工资这天无疑是普天同庆的好日子,可为啥每月发的工资永远和自己算的不一样呢?缴纳个税对工资收入变动影响有多大?今天小财就跟大家聊一聊工资收入缴个税的那些事儿。
关于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它的征收范围较广,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在本文中,小财会为大家详细介绍工资收入缴纳个税的情况。
哪些工资收入需缴个税?
大家注意哟,工资收入缴纳个税,并不只是你的基本工资,奖金、加班费等都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小财梳理了14项需缴纳个税的工资收入,大家看看吧。
1、补贴
2、津贴
3、提成
4、奖金
5、薪金
6、加班费
7、高温费
8、年终奖
9、劳务报酬
10、计时工资
11、计件工资
12、劳动分红
13、个人因受雇而取得的工资
14、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注意!这些收入不用扣个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的文件法规的规定,下列收入可享受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政策。不过,小财个人认为,对普通上班族而言,这些个税税前扣除项屈指可数。
1、抚恤金
2、救济金
3、报销费用
4、员工福利
5、五险一金
6、保险赔款
7、离职赔偿金
8、离职补偿金
9、离职医疗补助费
10、离职生活补助费
11、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12、由于企业破产而一次性取得的安置费
13、国家统一发放的补贴津贴(如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等)
14、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
15、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
明确了五险一金不用缴纳个税的规定外,大家还要关注对离职补偿金的个税征收规定。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第一条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简单来说,根据重庆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545元,3倍则为196635元。即:非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超过196635元以上的部分则需要交税。
工资收入缴个税咋计算
工资收入缴个税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前面已谈到的征收项目外,在实际计算中还有免征额、五险一金、速算扣除数等。计算公式并不难:个人所得税=(工资收入总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免征额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小财调查了解到,自2011年个税起征点设定为3500元以来,已经连续6年未曾调整。下图为《个人所得税法》中关于工资薪金个税税率的规定:
举个例子,假设小财的应发工资为6000元,社保公积金扣款为1050元,那小财的实发工资应该为:6000-1050-(6000-1050-3500)X3%=4906.5元。其中,由于扣除五险一金和起征点金额后,月应纳税额度低于1500元,按3%税率计算,因此小财缴纳的个税为43.5元。
再举个例子,假设小财忘我工作,获得了1000元加班费,根据规定,加班费属于工资薪金所得,也要征收个税。因此,在社保公积金扣款金额不变的情况下,小财的实发工资变为:6000+1000--1050-[(7000-1050-3500)X10%-105]=5810元。1000元加班费计入应发工资总额后,小财的月应纳税额度增加,划归为1500元至4500元的第二级,按10%税率计算并减去速算扣除数后,小财缴纳的个税增长为140元。
年终奖缴个税应该这样算
快到年底了,大家最最期盼的年终奖近在咫尺,假设老板给小财发了24000元的年终奖,加上当月的6000元工资,难道要按照30000元去缴纳个税?小财要哭晕在厕所啦!
Don't worry!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中的规定,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即先将本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按照此规定,年终奖的个税计算分为两步:
第一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24000元/12个月=2000元,因为年终奖是全额征税,因此对应的税额为10%,相应的速算扣除数为105元。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款。个税=24000X10%-105=2295元。
虽然年终奖单独计算,但缴纳的个税还是好高呀!24000元的年终奖,实际到手只有21705元。
工资高1元 税收高N元?No!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存在一种“工资高1元,税收高N元”的误区,事实上,工资(年终奖除外)交税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且引进了速算扣除数这个概念,工资交税临界点的问题几乎不存在。
速算扣除数是直接由法规规定的不用自己计算的、可以从已计算完成的税额中扣除的一笔钱,其本质就是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数据。
小财将以一个例子来给大家说明速算扣除数的作用有多大:小明的月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还有8000元,根据计算公式,小明要缴纳的个税为(8000-3500)X10%-105=345元,他拿到手的工资为8000-345=7655元。小红的月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还有8001元,正好比小明多1元,由于8000是税率变更临界值(10%变为20%),如果没有速算扣除数或者速算扣除数与上一级别数值相同,那么小红要缴纳的个税为(8001-3500)X20%-105=795.2元,她拿到手的工资为8001-795.2=7205.8元。小红的7205.8元明显少于小明的7655元!
明明工资比别人多,扣了个税后却少了一大截,囧爆了!要是你,你甘心吗?由此可见,速算扣除数真是太重要啦!
健康商业保险可抵扣个税
解释了这么多,再给大家发个“红包”:从今年7月1日起,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可抵扣个税!
根据《关于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财税〔2017〕39号)和《关于推广实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7号)规定,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即200元/月。
如果是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也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哟!
工资收入缴个税的这事儿你搞懂了吗?心里清楚了,就不用再纠结工资单上的数字看不懂啦!